-
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两次派遣军队,跨越海洋征伐日本。长久以来,由于史料相对缺乏,以及研究者立场和角度不同,关于这两场战争的真相扑朔迷离。
作者在广泛阅读中文、日文、英文等各语种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元朝、日本、高丽等多方视角展开叙事,还原了当时东亚地...
-
美学家王朝闻评《图说中国绘画史》作者为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认为他的画作有性格,有思想,有哲学,是传统法脉的延伸和他那个时代的缩影。他被视为中国美术界二十世纪大家之一,被视为国画之传统技法的集大成者与推陈出新者,被视为杰出的美术教育家、理论家、借古开今的一代巨匠,被视为近...
-
全书共六十七章,上溯地球生命起源,下至二战后的国际秩序重构,系统梳理古埃及、希腊、罗马及近现代大国兴衰脉络。采用主题章节结构,涵盖生物演化、文明碰撞、宗教传播、工业革命等关键节点,以通俗笔法浓缩人类数千年发展历程。修订本延续初版“四小时可读完”的轻量篇幅,通过线性叙事串...
-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17篇。
-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
-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
-
《韩诗外传》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史实、传闻的著作,共十卷,被认为是韩婴所作。该作品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
-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毋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
-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共20卷49篇。《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
-
《尸子》是尸佼创作的作品,此书主要写了各学坛对政治、经济、文化、学习等观点的看法,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该书宋以后全书仅遗残断篇章,全书仅存十之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