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里面balabala的大道理大家都懂,书中的论点往往会被反复提及,不过认真看一遍是一个加深理解的过程,要以此不断提醒,这东西又不是看了就懂懂了就做的事。 像孟子这种诸子哲学家逻辑性都很强,论述也系统,各种借代、辨证看着也蛮有意思。
注重“仁义论”,以“四端学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为仁义礼智的萌芽,是由“性善论”发展的人类基本道德。在仁义不背德的基础上提倡顺乎本性感官,如孟子认可“食色,性也”,认可“欲贵者,人之同心也”。
政治主张“仁政”、“民本”。君权是天授予,无道的君主是可以被废立的。孟子的儒家等级观念非常强,这点和墨家“兼爱”不同,不同的等级产生分工,这样利于社会发展。个人也比较认同等级社会的存在,乌托邦是不实际的。
修身方面,有“不失赤子之心”、节制欲望,舜带着甘贫乐道的初衷生活,那么最后成为君王也是理所应当,避免功利心去追求一切,正是“修天爵,则人爵从之”。同时也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要“动心忍性”。整个过程是“养浩然正气”的过程,不能懈怠。
笔记:
《梁惠王》
孟子分别谒见梁惠王①、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表达政治观点。
政治观点核心是仁政,反对王霸之道。与民分享礼乐、猎场。外交上礼奉大国、扶持小国,平衡外交关系。举例周文王的王政之道:减免农业、关口、市场的税收。官员俸禄世袭,平衡官民关系。赡养孤寡。弑君、吞并国家并无硬性的原则对错,只要一切顺乎民意即可。
①魏惠王,因迁都大梁亦称梁惠王,曾参与三家分晋。任用庞涓,导致孙膑入齐,后败于马陵之战,国势始衰。
《公孙丑》
这篇主要谈个人修养。
【谈意志与情绪(理性、感性),意志主宰情绪,情绪充实外在而不能意气用事。】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如何培养浩然正气?
坚持培养伟大的正义不懈怠,不能像揠苗助长一样认为做了一件好事就是正气。】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如何分析别人的言语?】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四端学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批评伯夷与柳下惠】:
伯夷精神洁癖、保守孤高,是狭隘。
柳下惠左右逢源、虽然自己有原则但却什么人都交往,是不严肃。
不过后文中孟子还是很推崇两人的,把柳下惠、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圣人,称其为“百世之师”。
【孟子的原则】:
有病不朝见君主,病好后有友人的吊唁马会上去。君主要能礼贤下士不妄尊。一百两的金子无用则不受,五十两的金子有用便接受。
为母亲吊丧订制棺椁,被质疑过于豪华,孟子曰:“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滕文公》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这段里孟子的阶级意识就非常明显了,明确表示阶级是必要存在的,不同的是分工的差别。批判了许子的乌托邦思想。同时也以此反对墨家的兼爱,指出爱有差等。】
《离娄》②
②离娄——《庄子》作“离朱”,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要反问: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要反问:自己的恭敬还不够吗?任何行为如果没得到预期的效果便得反躬自责)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关于取舍之道】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谈审美以及个人仪表】
孟子说:“如果西施身上沾染了肮脏,别人走过的时候,也会捂着鼻子;纵是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也就可以祭祀上帝。”
《万章》
此篇主要讲尧舜禹孔子等人的德行 / 王侯、士人在官职任命和日常交往的礼节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孟子再次提到了他的观点:不贤的君主是可以废立的。公卿则分王族族和外族,君主不贤可由王族公卿废之,而外族公卿则可选择弃官。】
《告子》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
【齐桓公在葵丘会盟时对公务员制度的规定】:
士人的官职不要世代相传,公家职务不要兼摄,录用士子一定要得当,不要独断独行地杀戮大夫。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尽心》
“困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谈眼界】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孟子说:“舜吃干粮啃野菜的时候,似乎准备终身如此;等待他做了天子,穿着麻葛单衣,弹着琴,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又好像这些都是早已具有了的。”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方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他的为人,欲望不多,那善性纵使有所丧失,也不会多;他的为人,欲望很多,那善性纵使有所保存,也是极少的了。
我们现在常用的典故、成语,很多都出于《孟子》,如:
五十步笑百步、挟泰山以超北海、缘木求鱼、顾左右而言他、揠苗助长、与人为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怨天尤人、取长补短、春秋无义战、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孔距心、蚔蛙、北宫锜、绵驹、杞梁、公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