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常温常新的。可惜,现在的书籍太多,而可重温的又太少,太多的书品非但不是精神食粮,而且还有毒粮的事实,因而时常的结局是“尾大不掉”,读书就变成了熊瞎子掰玉米,读时昏天黑地,卷毕头昏脑胀,一路读,一路丢。
前段时间,向一位朋友推荐了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结果,倒读出了新意来,他说《万历十五年》算得上是一本伟大的管理学著作,并有评论若干,并允诺需及时应用于自己的管理实践之中,我觉得新鲜。又想起,之前的《帝国政界往事》读得甚是潦草,而且是它又是循着《万历十五年》来着,不妨放在一起比较阅读。结果,这也让我读出了一些新滋味。
黄仁宇是研究明朝赋税制度出身的,所以尽管他时常标榜“大历史”的概念,并有相关的著作若干,但纲举目张的依然是“经济”及“制度”,并由此浮想联翩,俨然有通贯古今中外之势。《万历十五年》以1587年这一中国历史上极其平常的一年切入,去皮见骨,由平凡中挖掘深意,将张居中、万历、朱元璋、海瑞、申时行和李贽一并纳入彼时已经远为成熟的文官制度和大历史背景中审视和拷问,当然也有温情脉脉的评论,似乎,每个人的命运都在彼时有冥冥之意。
我觉得与沸腾了若干年的清史相比,普罗大众对明史的认识和兴趣是畸形的。我对明史的认识,还多囿于初中时阅读的几本评书和梁羽生的《萍踪侠影》,以及后来重振香港武侠电影的《新龙门客栈》。实际上,明的精彩丝毫不遑于清,比如三十多年不早朝并掀起“逆鳞”热(骂皇帝热)的万历,开酒楼卖猪肉好自封大将军的正德,以及擅长木匠几可巧夺天工的天启。好不容易轮到了希望重振朝纲的崇祯,结果时缘不济,大明的江山就在帝王的荒诞和宦官的空前强势中风雨飘摇。而我觉得《万历十五年》牛X之处,就在于黄仁宇一眼看到了这个帝国的根源所在。自朱元璋之后,建立的一种不求有功(生产力进步与民众的富足)但求无过(低要求的民众温饱)的政治理想,影响了这个帝国数百年,其造成的民族特性,至今对我们的思维时有影响。
黄仁宇解放战争之后,就侨居美国,再加上研究明赋税制度的深刻影响,让《万历十五年》呈现出一种严谨的剖析态度。而《帝国政界往事》的行文就要显得流畅的很多,我很欣赏李亚平不怕珠玉在前的态度,与太多的书籍模仿者相比,李对《帝国政界往事》的态度无异要严谨很多,而且特有的中文系背景,让《帝国政界往事》娓娓道来,不会产生丝毫的阅读障碍。
在李看来,1127年纵然不如1587年那么随意中埋藏着不羁的历史暗流,也是整个大宋帝国的转折期。李对王安石、徽宗、蔡京、赵构和岳飞的描写,远较黄仁宇精彩。比如蔡京,时人多谓奸,然而他更是书法大家,笔法连米芾也谦让三分。而岳飞固然可谓武圣,但也有固执莽撞的一面。李的细节描写比黄更甚一筹,而文笔流畅尤甚之。可惜,《帝国政界往事》读来,总不如《万历十五年》那么发聋振聩,让人深思。也就是说它畅销书有余,然而在研究方面,或者说另辟蹊径方面,开拓新视角方面,力有未逮。
不由想起另外一个现代史家撰写的小册子,史景迁撰写的《王氏之死》,虽不足百页,却才是真正的去皮见骨,由明山东省郯县王氏之死切入,窥见当时整个帝国的经济制度,政治体系和堪舆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