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将李善长根据刘伯温之谏制定的《建军施政律令》以及马夫人制定的《内眷管理律令》下发至各将领,并要求全军严格执行,以肃军纪。元廷大举围剿义军,脱脱率兵逼近江边,以此威胁金陵。朱元璋命常遇春率军攻占水路要塞安庆,而花荣则率军攻占陆路要塞太平镇。
...[详细]李善长为朱元璋写下给元廷的降书,可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会联合张士诚东西夹攻,这使他不得不再向张士诚示好,他命李善长又给张士诚写下一封近乎投降的文书。这是朱元璋生平第一次向敌人叩首乞降,这让他深感耻辱,如箭穿心。马夫人为解朱元璋心病,亲自前往青田请刘伯温回来。
...[详细]吕昶提议扮成送丧队伍到金陵。客厅中,李善长正在为朱元璋“日讲”,一将匆匆奔入急禀,陈有谅动员全部兵力空国而出,亲率水陆共六十八万大军东征,严令三个月拿下金陵,现已逼近鄱阳湖。
...[详细]元廷的招降团终于到达金陵,刘伯温万没想到元廷会派出吕昶,他极力向朱元璋推崇此人。求才若渴的朱元璋顿时大喜,他赶紧礼请吕昶相见,并诚实告知自己的诈降和留人之意。
...[详细]朱元璋对胡惟庸也大为赞赏,令他搬入礼贤馆,封为帅府参知,并协助李善长打理军政事务,这使胡惟庸受宠若惊。当夜,小明王贴身侍卫冒死进见朱元璋,并禀报小明王被脱脱重兵围困于沂蒙山犄角岭望朱元璋火速率军救援,这一消息让朱元璋顿时两难。
...[详细]小明王敕封朱元璋为吴王,尊国公,左丞相,授权节制天下兵马。刘伯温未参加大礼,在城楼下笑看此次受封,并料定小皇帝死期不远。此时,胡惟庸路径此处,佩服刘伯温的先见之明,洪都城果真尚未沦陷。胡惟庸将洪都之事急报朱元璋,令全军欢呼,更故意将刘伯温之谗言告知朱元璋,此话说中了朱元璋的心思,顿令其心中不悦。<...[详细]
陈战舰身巨位高,俯攻火炮猛烈,朱元璋首战失利,下令处决惧敌的船只队长。徐达为他们申辩并非惧敌而是晕船,并以陈友谅封赏败将之事苦苦劝阻朱元璋,可谁知朱元璋则怒斥陈友谅手段之卑下,决不效仿,决意要斩。临行前,徐达建议船只队长可驾装满炸药的小船冲撞敌船,以替代死刑,将功赎罪。
...[详细]朱元璋知刘伯温心事,故意让李善长前去请刘伯温来给他日讲授课,以此拉拢刘伯温,并使李善长和刘伯温互相忌惮,都能忠于自己。他又在李善长面前故意表露对刘伯温的不满,把制定治汉攻略的任务交给李善长,要他对打败陈友谅后如何安民扶政出谋划策,李善长深感受到重视,对朱元璋感激万分。
...[详细]朱元璋立刻布兵,并最终将自以为得计的陈友谅歼灭。朱元璋心智之高、谋略之奇令刘伯温震撼不已。陈友谅死后,其子负荆请罪自动投降,朱元璋故意派其当信史给张士诚送招降书,让张士诚亲眼看到陈友谅的下场。
...[详细]朱元璋深知小明王是其登基的障碍,特提前封大虎为将军,要他前去接小明王到金陵城来。马夫人告诫朱元璋不可得意忘形,朱元璋却命她不得干政。马夫人不服,提出外朝归朱元璋管理,内廷由她管,且回到家来,朱元璋还是朱重八,不得仗势欺负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