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有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二十多个别称,是汉族、水族、纳西族、藏族、彝族、傣族、仡佬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端午节的起源,自古到今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纪念屈原说、迎涛神说(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恶日说、龙的节日说(即祭祀龙图腾说)、夏至说。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节主要风俗有挂钟馗像、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流传至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 中文名端午节
  • 外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 Loong Boat Festival Duanwu Festival
  • 别 名端阳节、龙节、正阳节、龙舟节、天中节
  • 节日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 节日类型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 流行地区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 节日起源天象崇拜,龙图腾祭祀
  • 节日活动扒龙船、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
  • 节日饮食粽子、五黄、咸鸭蛋、绿豆糕等
  • 节日意义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
  • 设立机构国务院
  • 起源时期上古时代
  • 纪念人物屈原、伍子胥、曹娥等
  • 国家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名录
  • 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日入选世界名录
端午节
0.13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