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异

(三国时期吴国武将)
李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
建安末,与谢旌率水陆三千,击破刘备军将领詹晏、陈凤。刘备领兵攻孙权时,李异与陆逊等人屯巫、秭归,为蜀将所破。黄武元年(222年),陆逊破刘备于猇亭,李异追踪蜀军,屯驻南山。
清代学者赵一清认为此李异与刘璋部将李异为同一人。
  •  

    人物生平

    李异,是孙权手下将领,最早出现于法正与刘璋的书信中。
    汉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征讨刘璋之时,法正给刘璋写了封信,信中提及了孙权遣其弟及李异、甘宁为刘备后继之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遣李异、谢旌等率三千人,攻打刘备手下将领詹晏、陈凤。李异率水军,谢旌率步兵,断绝险要,击破詹晏,收降陈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获全胜。
    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攻打东吴,陆逊与李异、刘阿屯于巫、秭归,蜀汉将领吴班、冯习自巫击破李异等人。
    吴黄武元年(222年),刘备被陆逊击败,引兵退还。李异与刘阿等人追击,屯驻南山。
  •  

    相关争议

    汉末三国时期,刘璋手下也存在一位名叫李异的将领。
    刘璋部将李异最后一次登场是在建安十六年(211年)被张松提到,而孙权部将李异最早在建安十八年(213年)被法正提到,两人事迹并不冲突。
    清代学者赵一清认为:“此李异(吴将李异),疑即刘璋将降吴者。”
  •  

    文学形象

    李异登场于《三国演义》第82回,为武卫都尉孙桓手下将领,孙桓称他与谢旌有万夫不当之勇。
    刘备攻打东吴时,谢旌、李异随孙桓率兵迎击。两军相遇,蜀将张苞与谢旌战有三十余合,谢旌败走。李异慌忙拍马轮斧接战。张苞与李异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吴将谭雄暗箭射倒张苞的坐骑,将张苞掀在地上。李异急向前轮起大斧,砍向张苞。蜀将关兴大喝一声,劈李异于马下,乘势掩杀,吴军大败。
参考资料
  • 1.《三国志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正笺与璋曰:"……空尔相守,犹不相堪,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道并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计者,必谓此军县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若争客主之势,以土地相胜者,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为乱者十户而八;若敌远则百姓不能堪役,敌近则一旦易主矣。广汉诸县,是明比也。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势,昭然可见。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馀屈曲,难以辞极也。以正下愚,犹知此事不可复成,况明将军左右明智用谋之士,岂当不见此数哉?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若事穷势迫,将各索生,求济门户,展转反覆,与今计异,不为明将军尽死难也。而尊门犹当受其忧。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 2.《三国志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
  • 3.《三国志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
  • 4.《三国志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
  • 5.卢弼《三国志集解 卷三十二》:吴将陆议【陆议即陆逊】、李异【赵一清曰:此李异,疑即刘璋将降吴者。】、刘阿等屯巫、秭归。
李异
0.08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