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一说今安徽省庐江县、一说今安徽省舒城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 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出身庐江周氏,少与孙策交好, 兴平二年(195年),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建安三年(198年)起,随孙策平定江东。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七年(202年),曹操责权送质,周瑜谏阻纳质,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确立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兵临江东,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并亲率吴军,以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210年),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