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

(三国时期曹魏官员)
王象(?~222年),字羲伯,河内郡(今属河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文学家。
文采温雅,人称儒宗。少时孤贫,为人仆隶,得到杨俊的赏识和帮助,后又受到五官中郎将曹丕礼遇。曹丕称帝后,王象为散骑侍郎,转任散骑常侍,领秘书监,封列侯。因解救杨俊不成,发病而死。
  • 全 名王象
  • 羲伯
  • 所处时代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河内
  • 逝世日期222年
  • 主要作品杨俊
  • 最高官职散骑常侍、秘书监
  •  

    人物生平

    王象字羲伯,河内人,与杨俊是同郡。王象少小孤贫,给人家当仆役,十七、八岁时,主人让他放羊,他却偷偷地读书,因此遭木棍痛打之罚。杨俊赞赏他的勤勉,当即把他赎出来带回家中,帮他聘娶立屋,然后两人分别。王象受到杨俊赏识,果有才志。
    梁习担任并州刺史时,把当时身在并州的名士王象、常林、杨俊、王凌、荀纬推荐给曹操,曹操任命他们为县长。
    建安年间,王象和荀纬等人都受到太子曹丕礼遇。王粲、陈琳、阮瑀、路粹等人去世后,后起之秀中,只有王象的才华最高。
    曹丕称帝后,任命王象为散骑侍郎,又转任散骑常侍,封列侯。王象受诏编撰《皇览》,曹丕让王象兼任秘书监。他从延康元年(220年)开始编撰,几年后编成《皇览》,将之藏于秘府。《皇览》合计四十多部,每部有数十篇,合计八百多万字。王象性格和厚,以文章显名,文采温雅,京城的人都赞美他,称他为儒宗。
    曹魏建立后,杨俊第二次担任南阳太守。王象推荐杨俊(见《荐杨俊》)说:“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性刚正,诚以待民,仁而待物,提携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从最初出仕开始历任数职,所到之处,均能垂布教化。担任南阳太守以后,又能为朝廷广施恩德,以至远近之民甚至曾反对过他的人,都无不归顺于他,如今他的守境之内清静安定,已无处施展才智,请让他返回朝廷,在陛下身边效力。”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车驾南巡,到南阳郡宛县之前,有诏令百官不得干预地方。车驾到宛县时,宛县的县令不解诏书旨意,关闭市门。曹丕得知,发怒说:“我是敌寇吗?”于是以“市不丰乐”收捕宛令和南阳太守杨俊。曹丕下诏问尚书:“汉明帝杀过几个二千石的官员?”当时王象看到了此诏,知道杨俊难逃此劫,于是和尚书仆射司马懿、散骑常侍荀纬到曹丕面前为杨俊求情,以至于叩头流血满面。王象请曹丕减杨俊死罪一等,曹丕不语,要走入禁中,王象拉住了曹丕的衣服。曹丕回头对王象说:“我知道杨俊与你的往事,如今听你,便是无我。你希望无杨俊,还是无我?”王象见曹丕言切,只得缩手。之后,曹丕进入禁中,下令处死杨俊,然后出去。杨俊说:“我知罪了。”随即自杀,众人为之冤痛。王象自恨不能救出杨俊,因此发病离世。
  •  

    个人作品

    著有个人文集一卷,已佚,仅存文章《荐杨俊》。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命秘书监王象等著名学者,以三阁藏书为依据,将儒家经典著作按照内容重新分类,编成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全书有40余部,计800余万字,辑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开创了利用国家藏书编撰百科全书类的文献总纂的先河,为“千古类书之权舆”。
  •  

    人物评价

    《魏略》:“既性器和厚,又文采温雅,用是京师归美,称为儒宗。”
  •  

    史籍记载

    王象的事迹主要在《魏略》,详见裴松之注《三国志·杨俊传》。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裴松之注》
参考资料
  • 1.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魏略曰:王象字羲伯。既为俊所知拔,果有才志。建安中,与同郡荀纬等俱为魏太子所礼待。及王粲、陈琳、阮瑀、路粹等亡后,新出之中,惟象才最高。魏有天下,拜象散骑侍郎,迁为常侍,封列侯。受诏撰皇览,使象领秘书监。象从延康元年始撰集,数岁成,藏於秘府,合四十馀部,部有数十篇,通合八百馀万字。象既性器和厚,又文采温雅,用是京师归美,称为儒宗。车驾南巡,未到宛,有诏百官不得干豫郡县。及车驾到,而宛令不解诏旨,闭巿门。帝闻之,忿然曰:"吾是寇邪?"乃收宛令及太守杨俊。诏问尚书:"汉明帝杀几二千石?"时象见诏文,知俊必不免。乃当帝前叩头,流血竟面,请俊减死一等。帝不答,欲释入禁中。象引帝衣,帝顾谓象曰:"我知杨俊与卿本末耳。今听卿,是无我也。卿宁无俊邪?无我邪?"象以帝言切,乃缩手。帝遂入,决俊法,然后乃出。象自恨不能济俊,遂发病死。】
  • 2.《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杨俊字季才,河内获嘉人也。受学陈留边让,让器异之。俊以兵乱方起,而河内处四达之衢,必为战场,乃扶持老弱诣京、密山间,同行者百馀家。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赎之。司马宣王年十六七,与俊相遇,俊曰:"此非常之人也。"又司马朗早有声名,其族兄芝,众未之知,惟俊言曰:"芝虽夙望不及朗,实理但有优耳。"俊转避地并州。本郡王象,少孤特,为人仆隶,年十七八,见使牧羊而私读书,因被箠楚。俊嘉其才质,即赎象著家,聘娶立屋,然后与别。
  • 3.《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并州刺史高幹表为骑都尉,林辞不受。后刺史梁习荐州界名士林及杨俊、王凌、王象、荀纬,太祖皆以为县长。
  • 4.《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黄初三年,车驾至宛,以巿不丰乐,发怒收俊。尚书仆射司马宣王、常侍王象、荀纬请俊,叩头流血,帝不许。俊曰:"吾知罪矣。"遂自杀。众冤痛之。
  • 5.《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黄初时,散骑常侍河内王象,亦与觊并以文章显。
  • 6.《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文帝践阼,复在南阳。时王象为散骑常侍,荐俊曰:"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今境守清静,无所展其智能,宜还本朝,宣力辇毂,熙帝之载。"
王象
0.13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