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

(官职)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一职不同,因为出土文物秦国东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这证明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而且是同时并存的,丞相是相邦的副手,相国地位高于丞相。秦国的第1个相国是樛斿,后来秦武王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国与左右丞相同时并存。秦二世时期,秦朝又增加设置中丞相一职,此时左、中、右这三位丞相同时存在。汉承秦制,依然设置相国、丞相,同时丞相依然是相国的副手。至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300多年,是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西汉汉哀帝至东汉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三国和两晋、南北朝这360多年间,除蜀汉,孙吴和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八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
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余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区别: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 中文名丞相
  • 外文名The prime minister
  • 地 位一人之下(皇帝),万人之上
  • 代表人物李斯、萧何、曹操诸葛亮
  • 设立年代秦武王正式设丞相西汉承袭
  • 终止时期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
  • 宰相级官职太宰、相国、丞相、大司徒等
古代的三公、三师、三孤、丞相、王爷,谁的官职大
东汉末年,朝纲败坏,宦官专政。受大将军何进邀请,董卓率军进京诛杀宦官。随后,他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并自拜相国,把持了朝政。但是,他生性残暴,践踏法律,残害人民,淫乱后宫。一系列的暴行,激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详细]
  •  

    官名

    三国以后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秦惠文王在前334年设置相邦,此时秦国尚未设置丞相。自秦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邦与丞相一直同时存在,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相邦之职。吕不韦免职后,没有人担任相邦,但丞相一职得到保留。秦统一以后继续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又增设中丞相。汉承秦制,依然设置相国,同时丞相依然是相国的副手。西汉第1任相国是韩信,此后依次是曹参第1次任相国、傅宽任相国、萧何第1次任相国、樊哙任相国、周勃任相国、萧何第2次担任相国,萧何第2次任相国死后,曹参第2次继任相国。曹参第2次任相国之后,暂时不设相国,直到吕产担任相国。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曾两次迁为相国,何死,曹参第2次担任相国。从汉高帝、汉惠帝刘盈、吕后至汉文帝刘恒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位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相国,同时设丞相,后来汉惠帝下令各诸侯国废除相国官职,诸侯国只保留丞相。此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改称诸侯国丞相为相。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
  •  

    官员区别

    朝代不同

    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丞相的“丞”字就是“辅佐,辅弼”之意。一般认为,丞相一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设立的。值得一提的是,武王伐纣时期,姜子牙的实际职位是“太师”,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但在和《封神演义》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中,称呼姜子牙为“姜丞相”,就不是很严谨了。
    西汉初期,袭承秦制,亦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但丞相位高权重,有时亦设立相国(如萧何),常独揽三公之事。汉武帝时期,废太尉改为“大司马”。汉成帝时期,为进一步削弱相权,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禄秩提高到与丞相同级,三公则成了“丞相、大司马、大司空”,之间相互牵制,均是朝堂之中最高的官员。哀帝时期,罢丞相,置大司徒。
    到曹操时代,又恢复了“丞相”一职。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国和丞相并非常设官位,一般在改朝换代、出现权臣执政时,才会立其为相国或丞相,与三国时期董卓、曹操的性质相似。
    时至隋朝,不再设立丞相职位,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宋两朝有些时期会把改左、右仆射改名为左、右丞相,实权在不同时期,大小不一样。比如,唐朝后期,左、右丞相并非一品,而是从二品,常是“高官虚职”;而宋孝宗时期,左、右丞相则升为一品,成了三省的长官,实权很大。
    到了元朝,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又设有左、右丞相,皆为一品大员。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于中书省设立左、右相国,后改为左、右丞相。后来左丞相胡惟庸骄纵跋扈,逐渐专权,引发了“胡惟庸案”。朱元璋认为丞相权势过大,直接废除了中书省,将其权分为六部,从此,丞相一职退出历史舞台。

    制度差异

    “丞相”是具体的官职名称,而“宰相”不是一种具体官职,可以认为是一种“地位”。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一般都可以称之为“宰相”。比如,在隋朝时期,创建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的最高长官分别是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隋朝因隋文帝杨坚之父名为“杨忠”,避讳改为“纳言”,唐朝改回“侍中”)、尚书省的尚书令,这三位长官均算是“宰相”。在宋朝,宰相级别官位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等。所以,并不是说只有丞相才能称之为宰相,也不是说某个时期,宰相只能是一种官职,而可以是多个官职的共称。
    宰相也并非都是官居一品。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后,设立了内阁制度,起初内阁成员只有“五品”。后来,内阁权势逐渐变大,特别在明朝中后期,大权尽归内阁,内阁大臣成了实际上的“宰相”,有的会兼任二、三品(一品多为虚职)的官位,比如张居正为首辅时,兼任了二品的吏部尚书。后来到了清朝,内阁官职品级得到提升,雍正时期,大学士级别的内阁成员提为正一品。
  •  

    来源

    丞:《说文解字》解释道:“丞,翊也,从从卪从山。山高,奉承之意。”段玉裁注释说:“翊,当作翼。……凡高者在上,必竦手以承之。”古代同音相训,“承”“丞”古代都属于古音的第六部,所以段玉裁用“承”来解释“丞”并没有错。《左传·哀公十八年》:“使帅师而行。请承。”承就是丞的意思。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丞拯》:“丞字象出氼上举之形,乃拯之初字,而许君不知,乃训为翊;上举之训,乃为后起加形旁之拯所据有。”其实杨树达的说法还是有一点问题,现在根据甲骨文来看,“丞”的示意是“一人处陷阱中,左右拯之以出”,也就是说“丞”下面的“一”不是山,也不是水,而是“臼”形的陷阱。丞的本义就有“帮助、辅助”之意,动词。后来使用在官职里,就变成了名词,一般放在后面,表示“辅助……的人”,比如郡丞,就是辅助郡守的人;县丞,就是辅助县令的人。丞相的丞不是放在后面,那他就不是辅助相,而是辅助天子了。
    相:《说文解字》解释道:“相,省视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仔细看”,这是“相”字的本义,如《诗经·鄘风》中的“相鼠有皮”,我们日常用语里面还有这种用法的遗存:算命先生的“相面”,意思便是“仔细看脸面”。后来这个词也用作“相瞽”之“相”,瞽就是瞎子,瞎子
    看不见东西,需要一个人帮助他看,这个帮助他看的人就叫“相”,于是“相”字在“省视”之意外又多了“帮助”之意,但仍没有脱离“省视”的范畴。在周代,这个“相”在使用中又有了新的外延。周代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这些天子、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如《春秋左传·宣公十六年》:“冬,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相礼”也简称“相”,如《春秋左传·桓公十八年》:“秋,齐侯师于首止,子亹会之,高渠弥相。”我们现在日常用语中也有这个词义的遗留,结过婚的同志都知道,结婚的时候有“傧相”,就是这个“相礼”的“相”。春秋的时候,“相礼”之人一般都是主礼者的重要大臣、或者助手。于是“相”就完全脱离“省视”的本义,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
  •  

    职责

    三国时期废除相国官职以后,丞相的职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他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逢有机要事情皇帝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议,避免专断。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咨询,丞相有时可封驳诏书,表示对皇帝命令持保留态度。丞相具体职权是:任用官吏,或是向皇帝荐举人才;对于地方官的有考课和黜陟、诛赏的权力;主管律、令及有关刑狱事务;地方上若有暴动等事,丞相派属官前往镇压;在军事或边防方面也承担一定的责任;全国的计籍和各种图籍等档案都归丞相府保存。西汉时御史大夫辅佐丞相,职掌大致相同,所以不少事务常由丞相、御史共同出面处置。
    丞相之秩为万石,月俸之谷三百五十斛,钱六万。属官有长史二人,为丞相的助手。另有少史、征事等。又设西曹、东曹、奏曹、集曹、议曹等机构,分管官吏迁除、郡国事务、章奏谋议、征集租谷等事。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又置司直,专司刺举百官不法者,从而加强了丞相的监察职能。
  •  

    发展历史

    概念

    【丞相】在三国以后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大司徒,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杜甫《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起源

    西汉初,相国及其副手丞相多为开国功臣,位尊职重,敢于直言进谏,例如汉相国韩信在击败齐国以后向刘邦建议设置代理齐王,刘邦最终封汉相国韩信为齐王。又如吕后欲封诸吕为王,王陵即当面表示反对;汉景帝时周亚夫曾反对封王信、废戾太子刘荣等事。到武帝时,擢用公孙弘为相,开以后布衣登相位的先例。随着君主集权加强,武帝重用内廷近臣,对丞相不甚信任,其在位者如薛泽、赵周、庄青翟、石庆、田千秋等人,皆谨小慎微,庸碌无能。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到西汉末,大司马权势在丞相之上,而大司马多由外戚充任。西汉晚期,丞相职权为内朝所取,已无所作为。

    发展

    相权与皇权必然要形成冲突。很少大有为的皇帝能长期忍受权力过大的相权。因此相权在中国历史中不断的被裁减。其中较显著的变革有三个时期:
    汉武帝设内廷。
    唐代设三省制。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废除,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

    西汉三公制

    汉成帝时,何武以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繁多的政事为理由,建议立三公制。于是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这是旨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丞相、御史被分割为三,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改大司马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为最尊。

    东汉时期

    东汉初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仅为备员。以后,大权又转移到外戚、宦官手中。三公汉成为一种空衔。三公制一直实行到东汉末年。
    汉献帝时董卓为相国,但是又不设丞相作为自己的副手,强梁跋扈,俨然在众官之上。后来曹操(见魏武帝)又废三公而恢复丞相、御史大夫,并自任丞相。董卓和曹操都是大权独揽,和君主无异。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丞相一职不常置。宰相可以是不同的职位,是否称得上宰相由其具体职权所定,不同时期也有变化,同一时期往往有多人称得上宰相,其认定缺乏统一标准。如魏文帝以刘放、孙资为中书监和中书令,掌握机要。晋武帝以荀勖为中书监加侍中,毗赞朝政。西晋张华做中书令时,被称作居“阿衡之地”。东晋时殷浩以扬州刺史的身份参综朝权。齐明帝时江祏兄弟、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领军将军萧坦之被称为“六贵”。南齐时尚书令王俭自比谢安,盖因其身居相位。南梁时徐勉曾为尚书仆射,参掌机事,此后以疾举何敬容替代自己,两人先后任宰相。南梁时朱异曾以散骑常侍身份掌握机密。
    魏晋已经形成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雏形。但就整个南北朝而言,尚书令、尚书仆射、中书监往往处于官阶、官班较高的位置,中书令次之,侍中再次之。
    学者对此也多有研究,祝总斌认为,魏晋南北朝只有录尚书事、尚书令、尚书仆射是真正的宰相。

    隋唐时期

    隋朝设三省六部,此后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尚书仆射都相当于宰相。整个唐朝前后期又有所变化(具体可参考词条:唐朝宰相)。

    宋元时期

    五代以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设左、右丞相,相当于原来的尚书左右仆射,位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握有实权。明初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丞相,权极重,后为明太祖所废,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职权,迄清末未再恢复。

    明朝废相

    胡惟庸(?—1380),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皖派首领之一,明朝开国功臣。洪武三年(1370)拜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1373)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洪武十年(1377)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此后骄纵跋扈,专权自负,贪污受贿,毒死刘伯温,并企图毒死徐达;甚至心怀异志,招兵买马,企图叛乱(另一个说法,这是朱元璋为剪除权臣而栽赃给他的)。公元1380年爆发“胡惟庸案”,为明初四大血案之一,遭朱元璋处死。
    明太祖朱元璋杀掉专权的丞相胡惟庸后,就彻底废除了1600余年的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皇帝亲自掌管六部,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此后直到清朝一直沿袭,虽然也出现过内阁大学士、首辅、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等类似的相位、皇帝助手,但比较过去的丞相、宰相是大为不同了。所以,这胡惟庸亦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真正的中书省丞相。
  •  

    历代丞相

    商代

    伊尹,仲虺,伊陟,巫咸,巫贤,甘盘(盤),傅说,箕子,比干,商容

    大周王朝

    吕尚,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

    春秋战国时期

    齐国
    管仲、崔抒(崔杼)、庆封、晏婴、国惠子(国夏)与高昭子、田乞、田常、监止(阚止)、田盘(田襄子)、田白、田悼子、田和、邹忌、田婴、田文(孟尝君)、吕礼、淖齿、田单、后胜
    楚国
    斗祁、彭仲爽、鲍申、子元、斗谷于菟、成得臣、蒍吕臣、斗勃、斗般、大孙伯、斗越椒(鬬越椒)、虞丘子、孙叔敖、子佩、子重、子辛、子囊、子庚、子南、蘧子冯、屈建、王子围、蘧罢、子皙(公子黑肱)、斗成然、阳匄、囊瓦、子西、叶公、公孙宁、吴起、州侯、昭奚恤、昭鱼、昭阳、唐眜(唐昧)、景翠、子兰、子椒、昭雎、黄歇(春申君)、李园
    晋国
    荀息、郤縠、原轸、先且居、赵衰、狐射姑、赵盾、郤缺、荀林父、士会、郤克、栾书、韩厥、荀莹、荀偃、范宣子、赵武、韩起、魏舒
    赵国
    公仲连、太戊午、苏秦、赵豹、肥义、赵成、李兑、乐毅、蔺相如、赵胜(平原君)、建信君、廉颇、虞卿、春平君、皮相国
    魏国
    魏成子、李悝、翟璜、公孙痤(公叔痤)、中山君、白圭、惠施、公孙衍、田需、翟强、魏齐、范座、魏无忌(信陵君)、孔斌
    韩国
    侠累、申不害、张开地、韩侈、张谴、无正、昭献、成阳君、张平
    燕国
    子之、公孙操、栗腹、将渠、张唐
    鲁国
    羽父、臧文仲、庆父、季友、襄仲、季孙行父、孟献子、穆子、季武子、昭子、季平子、阳虎、季桓子、孔子、季康子、公仪休
    郑国
    祭仲、子罕、子驷、子孔、子展、良霄、子皮、子产、子大叔、驷歂、罕达、驷弘、驷子阳
    宋国
    孔父、华督、目夷、公子成、公子鲍、华元、子罕、向戌、华亥、华费遂、公孙忌、乐大心、向魋、皇瑗、皇缓、大尹、乐茷、仇郝(仇液)、唐鞅
    吴国
    狐庸、公子光、伍子胥、伯嚭
    越国
    范蠡、文种
    秦国
    百里奚、蹇叔、商鞅、张仪、樛斿、乐池、樗里疾、甘茂、向寿、魏冉、楼缓、金受、寿烛、杜仓、芈戎、范雎、蔡泽、吕不韦、甘罗、徐诜、王绾、冯去疾

    封建王朝时期


    隗林、李斯,赵高
    西汉
    郦商、萧何、赵尧、曹参、陈平、王陵、审食其、任敖、曹窋、吕产、周勃、灌婴、张苍、冯敬、申屠嘉、陶青、晁错、周亚夫、刘舍、卫绾、直不疑、窦婴、牛抵、许昌、赵绾、田蚡、韩安国、薛泽、张欧、公孙弘、潘系、李蔡、张汤、庄青翟、赵周、石庆、卜式、儿宽、公孙贺、王卿、韦贤、韦玄成、韦赏、杜周、杜延年、暴胜之、刘屈氂、商丘成、田千秋、萧望之,等等。注:西汉三公为太尉(后改为大司马)、丞相(后改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后改为大司空)。
    东汉
    吴汉,邓禹, 王梁, 宋弘, 伏湛, 侯霸, 李通, 马成, 韩歆,窦融, 欧阳歙 ,刘隆, 蔡茂,朱浮,杜林, 张纯,赵熹, 冯勤, 冯鲂, 虞延, 郭丹 ,伏恭 ,第五伦 ,邓彪 ,郑弘 ,袁安, 任隗, 丁鸿 ,刘方 ,张酺 ,张奋 ,韩棱,张禹, 鲁恭,徐防, 陈宠 ,周章,刘恺, 李部, 杨震, 朱伥, 张皓 ,庞参 ,王龚, 黄尚 ,桓焉 ,赵戒,胡广,李固 ,杜乔 ,黄琼 ,韩縯(韩演), 刘矩, 种暠,刘宠 ,杨秉, 周景, 陈蕃 ,王畅, 桥玄,袁隗, 段熲, 杨赐, 刘宽,陈球 ,刘郃 ,张温, 崔烈 ,马日磵 ,刘虞 ,董卓, 黄琬, 杨彪,荀爽, 皇甫嵩, 朱儁, 赵温 ,曹操,等等。
    三国
    曹魏:华歆、王朗、王凌、董昭、陈矫、陈群、钟繇、韩暨、卫臻、高柔、曹休、曹仁、曹爽、崔林、郑冲、何曾、司马望、司马昭、司马炎,等等。
    蜀汉:诸葛亮,后不再设。(后设宰辅大司马、大将军等职由蒋琬、费祎担任)
    东吴:孙邵,顾雍,陆逊,步骘,孙峻,孙綝,濮阳兴,陆凯,张悌。

    贾充,石苞,何曾,荀顗,荀勖,卫罐,杨骏,张华,裴秀,傅祗,王戎,王导,何充,蔡谟,桓温,谢安,司马孚,司马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越,诸葛恢,王彪之,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等等。
    南北朝
    傅亮,崔浩,元勰,江瞻,元祥,崔光,李崇,元徽,杨椿,高欢,杨愔,高俨,刘穆之,徐羡之,刘义康,何尚之,刘义恭,萧宝夤,尔朱荣,斛律金,和士开,宇文护,等等。

    高颎,苏威,杨素,宇文化及,等等。

    房玄龄,杜如晦,萧瑀,长孙无忌,宇文士及,褚遂良,高俭,李靖,王珪,魏征,戴胄,张亮,马周,郝处俊,姚崇,李峤,苏瓌,崔湜,宋璟,司马锽、张说,韩休,刘文静,杨恭仁,许敬宗,王方庆,于志宁,李义府,上官仪,裴寂,刘仁轨,武承嗣,苏良嗣,狄仁杰,苏味道,武三思,魏元忠,张柬之,王玙,刘幽求,窦怀贞,郭元振,源乾曜,张嘉贞,宇文融,韦安石,韦见素,张九龄,李林甫,王抟,韦思谦,韦嗣立,韦承庆,牛仙客,杨国忠,苗晋卿,郭子仪,李辅国,房琯,张镐,元载,刘晏,杨炎,卢杞,李晟,浑瑊,李勉,马燧,韩滉,李泌,董晋,陆贽,杜佑,李藩,李绛,裴度,王涯,元稹,李训,李绅,毕諴,杨收,,郑畋,张浚,崔胤,陆扆,李忠臣,张延赏,郑余庆,杜黄裳,武元衡,李吉甫,权德舆,令狐楚,牛僧孺,韦处厚,李德裕,杨嗣复,韦执谊,崔彦昭,杜让能,等等(共三百七十二人,不详列)。
    五代
    敬翔,刘鄩,冯道,张文蔚,桑维翰,杜重威,李守贞,苏逢吉

    范质,赵普,沈义伦,薛居正,卢多逊,吕端,吕蒙正,张齐贤,寇准,丁谓,王曾,冯拯,向敏中,王钦若,李沆,李迪,吕夷简,贾昌朝,晏殊,宋祁,曾公亮,富弼,杜衍,庞籍,韩琦,章得象,范仲淹,文彦博,王安石,司马光,王珪,蔡确,苏辙,苏颂,吴充,韩绛,陈执中,章惇,吕惠卿,曾布,蔡卞,蔡京,刘挚,范纯仁,吕公著,吕大防,王黼,郑居中,韩忠彦,赵挺之,许将,李纲,张浚,秦桧,张邦昌,汪伯彦,吕颐浩,虞允文,王十朋,丁大全,洪适,史弥远,赵汝愚,周必大,韩侂胄,贾似道,文天祥,陆秀夫
    辽金
    韩延徽,耶律隆运,完颜希尹,完颜宗翰,石盏女鲁欢

    安童,崔斌,伯颜,桑哥,脱脱,哈麻,成遵,史天泽,阿合马,萧拜住,耶律楚材,铁木迭儿,燕铁木儿,铁木儿塔识

    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
丞相
0.15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