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历史] 史说三国:二十 界桥之战

65 0
袁绍的弟弟袁术自与袁绍结下仇怨后,两人各自笼络党羽,寻求外援,互相算计。
袁术占据的南阳郡是东汉第一大郡,有百万人户,但是袁术不修法度,靠劫掠补充军资,生活奢侈,百姓对他都心生怨恨。
本来,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应该和睦相处,团结对外,以他们显赫的身世和强大的家族背景,完全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可惜,两人都野心不小,在争夺权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难免同室操戈。
袁术眼看汉室衰微,早已心怀异志,想自立为帝,因此袁绍想立汉室宗亲刘虞为帝时,他坚决反对,兄弟两人因此翻脸。
当时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袁绍以周昂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被袁术引兵击退。
此后,袁术与公孙瓒、陶谦结盟,袁绍则拉拢曹操、刘表,相互争霸。
袁术勇而无断,群雄大多依附袁绍。
袁术知道后,大怒说:“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
他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家的儿子。”
袁绍听了,也是大怒,兄弟二人视为仇敌。

2.jpg

袁术派孙坚进攻刘表,刘表派江夏太守黄祖在樊城(今湖北襄阳市樊城区)、邓县(今河南邓州市)一带迎战。
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围困襄阳。
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偷偷出城,前去各郡调集援军。
黄祖率援军想要返回襄阳时,孙坚迎击,黄祖败退,逃入岘山(今湖北襄阳市内)。
孙坚乘胜连夜追赶,只身追入岘山,被埋伏在竹林中的黄祖部下伏击,中箭身亡,时年三十七岁。
长沙人桓阶是孙坚生前推荐的孝廉,冒死晋见刘表,请求他归还孙坚的尸体安葬。
刘表为他的义举所感动,同意发还。
孙坚哥哥的儿子孙贲带着孙坚的军队,投奔袁术,袁术上表推荐孙贲为豫州刺史,让他扶送孙坚的灵柩到曲阿(今江苏丹阳市)。
后来,刘表截断了袁术的粮道。
袁术在南阳待不下去,被迫往兖、豫方向出走,从此再无能力战胜刘表,彻底死了觊觎荆州的野心。

1.jpg

初平二年(191年)冬,公孙瓒上书朝廷,列举袁绍十大罪状,兵临界桥(今河北邢台市威县城东),兴师问罪。
袁绍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
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史称“界桥之战”。
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中军以白马义从为左右两校(一校约一千人),浩浩荡荡向袁绍杀来。
袁绍仅有步兵数万,不但兵力不如公孙瓒,而且步兵对上骑兵,天然处于劣势,唯一能依仗的救命稻草,就是来自凉州的大将麴义,以及重装精锐步兵大戟士和重装弩兵先登死士两张王牌。
袁绍命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自己则统领步兵数万在后。
公孙瓒挟大胜黄巾之余威,又见袁绍兵少,有些飘飘然,不假思索就下令骑兵发起冲锋,直捣敌阵。
在他看来,一万骑兵对几百步兵,还不是摧枯拉朽,手到擒来。
麹义率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敌骑冲到跟前,挥刀准备收割之际,突然跳跃而起,砍杀过去。
麴义手下士兵都是从凉州带来的死士,久经战阵,悍不怕死。
公孙瓒的骑兵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打法,吃了一惊,攻势竟略为受阻。
就在这时,袁绍军千张强弩齐发,如暴雨般向白马义从覆盖而去。
公孙瓒的骑兵遭到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顿时人仰马翻,损失惨重,慌忙四散逃命,冲得步兵方阵也乱了,全军乱成一团,只得撤退。
袁绍军乘势掩杀,越战越勇,斩杀了公孙瓒部属严纲,杀死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

3.jpg

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
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大营。
袁绍命令部队全线压上,追击敌人,自己则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在后缓缓前进。
距离界桥十余里处,袁绍听说前方已大获全胜,就下马卸鞍,稍作休整。
不想,四散溃逃的白马义从重新汇集,约有两千多骑,看到袁绍的队伍,突然冲杀过来,重重围住。
别驾田丰拉着袁绍,要他退进一堵矮墙里躲避。
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
说着,他指挥大戟士在前拼死抵住公孙瓒的骑兵,后面的强弩手一阵乱射,杀伤了不少骑兵。
公孙瓒军没有认出袁绍,见不能取胜,也渐渐后退。
麹义领兵来迎袁绍,奋勇进击,白马义从再次溃败,从此一蹶不振。
黑山军首领张燕派部将杜长等为公孙瓒助阵,也被袁绍击败,从此与袁绍结怨。
界桥之战是以步兵、弩兵战胜骑兵的经典战例,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威风不再,袁绍的大戟士也死伤殆尽,一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先登死士则声名大震,成为袁绍手中的王牌。
袁绍对此战的评价是“是时足下兵气霆震,骏马电发;仆师徒肇合,机械不严,强弱殊科,众寡异论,假天之助,小战大克,遂陵蹑奔背,因垒馆谷”。
此役是袁绍称雄河北的关键战役。
经此战役,袁绍成功阻止了公孙瓒南侵的势头,也改变了敌强我弱的军事格局,双方整体开始形成均势。
从此,袁绍稳据冀州之地,开始向周边发展。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