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到徐州上任后,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任用亡命东海的臧霸及其同乡孙观为将。
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
臧霸的父亲臧戒是县里的狱掾,非常正直,遵纪守法。当时的太守反倒是个贪赃枉法之徒,因一己私利,想悄悄杀了一个犯人。
臧戒不许。
太守见一个小小的狱吏也敢唱反调,坏了自己的大事,勃然大怒,令人抓了臧戒,送往郡府治罪。
臧霸时年十八岁,听说父亲被关入牢中,立即召集门客十数人,前往费县西部山中拦截,将父亲救出。
押送的役卒多达百余人,但都惧怕臧霸勇猛,不敢对敌,眼睁睁地看着臧霸救下父亲,从容离去。
父子俩逃亡东海郡,臧霸忠孝勇武的事迹就此传开,遍闻乡野。
孙观(?~公元217年),字仲台,兖州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北)人,泰山匪寇之一。
二人结识后,相见恨晚,成为铁哥们。
孙观敬佩臧霸,甘心跟随他,成为得力助手。
二人在泰山地区当了多年的土匪头子,熟悉情况,一战便大破黄巾军,残余部队被迫逃出徐州。
陶谦上表拜臧霸、孙观为骑都尉,令其屯琅玡郡治开阳,驻守徐州北面。
关东成立联军时,陶谦静观局势,并未加入。
这次朱儁发出讨伐董卓的号召,他马上积极响应。
中牟的动静闹得大了,引起了董卓的注意,派牛辅到陕县阻击。
朱儁出击,被李傕、郭汜率领数万人击败。
他自知寡不敌众,便停留关下,不再前进。
初平三年(192年),李傕、郭汜掌权。
陶谦等人认为,自董卓专政以来,李、郭又起兵作乱,年幼的皇帝被劫持,忠臣良将遭到杀害,都城长安远在千里,情况不明,吉凶未卜,关东联军都起兵三年了,各州郡还是互相观望,没有哪个真正想去进击关内,甚至内讧不断,互不信任,挟私争斗,有识之士都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
大家达成共识,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团结起来,共赴国难。
于是,陶谦联合前扬州刺史周干、琅邪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北海相国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共同推举朱儁为太师,给各州郡发出公文,相邀一同讨伐李傕,奉迎天子。
李傕听从太尉周忠、尚书贾诩的计策,派人送来皇帝的诏书,征召朱儁入朝,来个釜底抽薪,以此瓦解联军。
在中牟的各路将士同仇敌忾,只想联合对敌,都不愿入关。
朱儁却选择了应召入朝,还给大家讲了一通道理,说:“用天子的命令召臣子,征召的车子还没来就应该动身前往了,何况是天子的诏命呢?而且,李傕、郭汜是奸乱小人,樊稠是平庸无用的人,目光短小,又势均力敌,必生变乱。我乘他们不备,突然行动,大事就可以成了。”
当下辞谢陶谦等人,奉诏入京,上任太仆之职。
陶谦等人没了领头人,只好散伙。
朱儁到京后,这年六月,扶风地区刮起大风,落下冰雹,华山崩裂,太尉周忠被免。
朱儁接替周忠为太尉,代理尚书事,兴平元年(194年)秋,因日食而免职,又奉命代理骠骑将军职务,持节镇抚关东,但未出行,转任大司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