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一百九十
◎列女二
○欧阳氏(徐氏 冯氏) 方氏(叶氏) 潘氏 杨氏 张烈妇(蔡氏 郑氏)王烈妇(许烈妇) 吴氏 沈氏六节妇 黄氏(张氏) 张氏(叶氏 范氏)刘氏二女 孙烈女(蔡烈女) 陈谏妻李氏 胡氏 戴氏(胡氏)许元忱妻胡氏郃阳李氏 吴节妇(杨氏) 徐亚长 蒋烈妇杨玉英(张蝉云) 倪氏 彭氏(刘氏) 刘氏二孝女 黄氏 邵氏婢杨贞妇(倪氏) 杨氏 ...
-
卷一百九十一
◎列女三
○徐贞女 刘氏 余氏 虞凤娘 林贞女 王贞女 倪美玉刘烈女 上海某氏 谷氏 白氏 高烈妇 于氏(台氏) 胡氏王氏 刘孝女 崔氏 高陵李氏烈妇柴氏 周氏(王氏) 荆娲宋氏 李氏陈氏 蕲水李氏(婢阿来) 万氏(王氏五烈妇 明伦堂女)陈氏 鸡泽二李氏 姜氏 六安女 石氏女(谢氏)庄氏 冯氏 唐烈妻陈氏(刘氏) 唐氏(颜氏) 卢氏 ...
-
卷一百九十二
◎宦官一
明太祖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置宦者不及百人。迨末年颁《祖训》,乃定为十有二监及各司局,稍称备员矣。然定制,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尝镌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敕诸司不得与文移往来。有老阉供事久,一日从容语及政事,帝大怒 ...
-
卷一百九十三
◎宦官二
○李芳 冯保 张鲸 陈增(陈奉 高淮) 梁永(杨荣) 陈矩 王安魏忠贤 王体乾(李永贞等) 崔文升 张彝宪 高起潜 王承恩 方正化
李芳,穆宗朝内官监太监也。帝初立,芳以能持正见信任。初,世宗时,匠役徐杲以营造躐官工部尚书,修卢沟桥,所侵盗万计。其属冒太仆少卿、苑马卿以下职衔者以百数。隆庆元年二月 ...
-
卷一百九十四
◎阉党
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迨神宗末年,讹言朋兴,群相敌仇,门户之争固结而不可解。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黠 ...
-
卷一百九十五
◎佞幸
汉史所载佞幸,如藉孺、闳孺、邓通、韩嫣、李延年、董贤、张放之属,皆以宦寺弄臣贻讥千古,未闻以武夫、健儿、贪人、酷吏、方技、杂流任亲暱承宠渥于不衰者也。明兴,创设锦衣卫,典新军,暱居肘腋。成祖即位,知人不附己,欲以威詟天下,特任纪纲为锦衣,寄耳目。纲刺廷臣阴事,以希上指,帝以为忠,被残 ...
-
卷一百九十六
◎奸臣
《宋史》论君子小人,取象于阴阳,其说当矣。然小人世所恒有,不容概被以奸名。必其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有明一代,巨奸大恶,多出于寺人内竖,求之外廷诸臣,盖亦鲜矣。当太祖开国之初,胡惟庸凶狡自肆,竟坐叛逆诛死。陈瑛在成祖时,以刻 ...
-
卷一百九十七
◎流贼
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永乐中,唐赛儿倡乱山东。厥后乘瑕弄兵,频见窃发,然皆旋就扑灭。惟武宗之世,流寇蔓延,几危宗社,而卒以扫除。庄烈帝励精有为,视武宗何啻霄壤,而顾失天下,何也?明兴百年,朝廷之纲纪既肃,天下之风俗未浇。孝宗选举贤能 ...
-
卷一百九十八
◎土司
西南诸蛮,有虞氏之苗,商之鬼方,西汉之夜郎、靡莫、邛、莋、僰、爨之属皆是也。自巴、夔以东及湖、湘、岭峤,盘踞数千里,种类殊别。历代以来,自相君长。原其为王朝役使,自周武王时孟津大会,而庸、蜀、羌、髳、微、卢、彭、濮诸蛮皆与焉。及楚庄蹻王滇,而秦开五尺道,置吏,沿及汉武,置都尉县属,仍 ...
-
卷一百九十九
◎四川土司
四川土司诸境,多有去蜀远,去滇、黔近者。如乌蒙、东川近于滇,乌撒、镇雄、播州近于黔。明太祖略定边方,首平蜀夏,置四川布政司,使招谕诸蛮,次第归附。故乌蒙、乌撒、东川、芒部旧属云南者,皆隶于四川,不过岁输贡赋,示以羁縻。然夷性犷悍,嗜利好杀,争相竞尚,焚烧劫掠,习以为恒。去省窎远, ...
-
卷一百七十六
◎文苑四
○李维桢(郝敬) 徐渭(屠隆) 王穉登(俞允文 王叔承) 瞿九思唐时升(娄坚 李流芳 程嘉燧) 焦竑(黄辉 陈仁锡) 董其昌(莫如忠邢侗 米万钟) 袁宏道(钟惺 谭元春)王惟俭(李日华) 曹学佺(曾异撰)王志坚 艾南英(章世纯 罗万藻 陈际泰) 张溥(张采)
李维桢,字本宁,京山人。父裕,福建布政使。维桢举隆庆二年进 ...
-
卷一百七十七
◎忠义一
从古忠臣义士,为国捐生,节炳一时,名垂百世,历代以来,备极表章,尚已。明太祖创业江左,首褒余阙、福寿,以作忠义之气。至从龙将士,或功未就而身亡,若豫章、康郎山两庙及溪笼山功臣庙所祀诸人,爵赠公侯,血食俎豆,侑享太庙,恤录子孙,所以褒厉精忠,激扬义烈,意至远也。建文之变,群臣不惮膏鼎 ...
-
卷一百七十八
◎忠义二
○王冕(龚谅) 陈闻诗(董伦) 王鈇(钱泮) 钱錞(唐一岑)朱裒(齐恩) 孙镗 杜槐 黄钏(陈见等) 王德 叔沛 汪一中(王应鹏 唐鼎)苏梦昜(韦宗孝 龙旌) 张振德(章文炳等) 董尽伦(李忠臣 高光等)龚万禄(李世勋 翟英等) 管良相(李应期等) 徐朝纲(杨以成 孙克恕郑鼎) 姬文胤(孟承光) 朱万年(秦三辅等) 张瑶(王与夔等) ...
-
卷一百七十九
◎忠义三
○潘宗颜(窦永澄等) 张铨 何廷魁(徐国全) 高邦佐(顾颐) 崔儒秀(陈辅尧 段展) 郑国昌(张凤奇 卢成功等) 党还醇(安上达 任光裕等) 李献明(何天球 徐泽 武起潜) 张春 阎生斗(李师圣等) 王肇坤(王一桂 上官荩等) 孙士美(白慧元 李祯宁等)乔若雯(李崇德等) 张秉文(宋学朱等)彦胤绍(赵珽等) 吉孔嘉(王端冕等) 刑 ...
-
卷一百八十
◎忠义四
○张允登(郭景嵩 郭应响) 张光奎(杨于楷等) 李中正(马足轻等)方国儒(王绍正 常存畏 刘定国) 何承光(高日临等) 庞瑜(董三谟等)尹梦鳌(赵士宽等) 卢谦(张有俊等) 龚元祥(子炳衡 姚允恭) 王信史记言(李君赐等) 梁志仁(单思仁等) 王国训(胡尔纯等) 黎弘业(马如蛟等) 张绍登(张国勋等) 王焘(魏时光) 蒋佳徵(吴 ...
-
卷一百八十一
◎忠义五
○武大烈(徐日泰等) 钱祚徵 盛以恒(高孝志等) 颜日愉(艾毓初等)潘弘(刘振世等) 陈豫抱(许宣等) 刘振之(杜邦举 费曾谋等) 李乘云(余爵等) 关永杰(侯君擢等) 张维世(姚若时等) 王世琇(颜则孔等)许永禧(高斗垣等) 李贞佐(周卜历等) 鲁世任(张信等) 刘禋(陈显元等) 何燮(左相申等) 赵兴基(郑元绶等)
武大 ...
-
卷一百八十二
◎忠义六
○夏统春(薛闻礼等) 陈美(郭裕等) 谌吉臣(张国勋等) 卢学古(朱士完等) 陈万策(李开先) 许文岐(李新等) 郭以重(岳璧 郭金城)崔文荣(朱士鼎) 徐学颜(李毓英等) 冯云路(熊 明睿 易道暹 傅可知) 蔡道宪(周二南等) 张鹏翼(欧阳显宇等) 刘熙祚 王孙兰 程良筹(程道寿) 黄世清 杨暄(朱一统等) 唐时明(薛应玢 唐 ...
-
卷一百八十三
◎忠义七
○何复(邵宗元等) 张罗俊(弟罗彦等) 金毓峒(韩东明等) 汤文琼(范箴听等) 许琰(曹肃等) 王乔栋 张继孟(陈其赤等) 刘士斗(沈云祚等) 王励精(刘三策等) 尹伸(庄祖诰等) 高其勋(王士杰等) 张耀(吴子骐 曾异撰等) 米寿图 耿廷箓(马乾) 席上珍(孔师程等) 徐道兴(罗国瓛等) 刘廷标(王运开 王运闳)
何复,字见 ...
-
卷一百八十四
◎孝义
孝弟之行,虽曰天性,岂不赖有教化哉。自圣贤之道明,谊壁英君莫不汲汲以厚人伦、敦行义为正风俗之首务。旌劝之典,贲于闾阎,下逮委巷。布衣之氓、匹夫匹妇、儿童稚弱之微贱,行修于闺闼之中,而名显于朝廷之上。观其至性所激,感天地,动神明,水不能濡,火不能爇,猛兽不能害,山川不能阻,名留天壤,行 ...
-
卷一百八十五
◎孝义二
○王俊(刘准 杨敬) 石鼐(任镗) 史五常 周敖 郑韺(荣瑄叶文荣) 傅檝 杨成章 谢用 何竞 王原 黄玺 归钺(族子绣) 何麟孙清(宋显章 李豫) 刘宪(罗璋等) 容师偃(刘静 温钺) 俞孜(张震孙文) 崔鉴 唐俨 丘绪 张钧(张承相等) 王在复(王抃等) 夏子孝阿寄 赵重华(谢广) 王世名 李文咏(王应元等)孔金(子良) 杨通照(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