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二十九
◎律历九
○皇祐浑仪
尧敕羲和制横箫以考察星度,其机衡用玉,欲其燥湿不变,运动有常,坚久而不能废也。至于后世,铸铜为圆仪,以法天体。自洛下闳造《太初历》,用浑仪,及东汉孝和帝时,太史惟有赤道仪,岁时测候,颇有进退。帝以问典星待诏姚崇等,皆曰:"星图有规法,日月实从黄道,今无其器,是以失之。 ...
-
卷九
◎天文九
○岁星昼见 太白昼见经天 五纬相犯 老人星 景星 彗星 客星
岁星昼见
嘉祐五年三月乙未,岁星昼见。六年六月壬申,昼见。七年六月丙子,昼见。八年七月癸亥,昼见。
治平元年六月壬戌,昼见。
元符二年八月癸未,昼见。
太白昼见经天
开宝元年六月丁丑,太白昼见。戊寅,复见。
...
-
卷十
◎天文十
○流陨一
流陨
建隆元年正月戊午,有星出东北方,青赤色,北行,初小后大,尾迹断续,光烛地。四月,有星出天市垣。六月癸酉,有大星赤色,出心大星。甲申,有星赤色,出太微垣,历上相。乙未,有大星色赤,流虚东北。九月癸亥,有星出昴。甲子,有星如缶,出卯,光明烛地。十二月戊辰,有星青赤 ...
-
卷十一
◎天文十一
○流陨二
熙宁元年正月辛卯,星出张西南,如太白,速行入浊没,赤黄。乙未,星出左摄提西,如太白,东南急行,至库楼北没,赤黄,有尾迹。二月戊午,星出常陈南,如太白,西慢行至轩辕东没,赤黄,有尾迹。辛酉,星出北斗魁东,如太白,南急行,至轩辕大星南没,赤黄,有尾迹。壬戌,星出角东,如太 ...
-
卷十二
◎天文十二
○流陨三
元丰元年正月丁卯,星出天纪,向南速行,至天社北没,赤黄。庚午,星出天纪南,如太白,西南慢行,至天社没,赤黄,有尾迹。闰正月壬寅,星出紫微垣内钩陈北,如杯,北慢行,至浊没,青白,有尾迹。甲辰,星出柳北,如杯,西急行,至天廪没,赤黄,有尾迹,照地明。二月己酉,星出太微垣内 ...
-
卷十三
◎天文十三
○流陨四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癸亥,星出西南,如盂,东北急流,入尾距星没,青黑,无尾迹,明烛地。
崇宁元年三月庚辰,星出张,如金星,西南急流,至浊没,赤黄,有尾迹,明烛地。五月丁卯,星出尾,如杯,西南慢流,入浊没,青白,有尾迹,明烛地。闰六月癸酉,星出斗,向西南慢流,至建没,青 ...
-
卷十四
◎五行一上
水上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盈天地之间,无非五行之妙用。人得阴阳五行之气以为形,形生神知而五性动,五性动而万事出,万事出而休咎生。和气致祥,乖气致异,莫不于五行见之。《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 ...
-
卷十五
◎五行一下
○水下
建隆三年春,延、宁二州雪盈尺,沟洫复冰,草木不华。丹州雪二尺。
太平兴国七年三月,宣州霜雪害桑稼。
雍熙二年冬,南康军大雨雪,江水冰,胜重载。
端拱元年闰五月,郓州风雪伤麦。
淳化三年九月,京兆府大雪害苗稼。四年二月,商州大雪,民多冻死。
咸平四年三月丁 ...
-
卷十六
◎五行二上
○火上
炎上,火之性也。火失其性,则为灾眚。旧说以恒燠、草妖、羽虫之孽,羊祸、赤眚、赤祥之类皆属之火,今从之。
建隆元年,宿州火,燔民舍万余区。二年三月,内酒坊火,燔舍百八十区,酒工死者三十余。三年正月,滑州甲仗库火。燔仪门及军资库一百九十区,兵器、钱帛并尽。开封府通许镇民 ...
-
卷十七
◎五行二下
○火下
乾德二年十月,眉州献《禾生九穗图》。四年四月,府州、尉氏县、云阳县并有麦两歧。五月,鱼台县麦秀三歧。六月,南充县民何约田禾一茎十三穗,一茎十一穗;七月,又生一茎九穗。
开宝二年五月,梓、蜀二州;六年四月,东明县;八年五月,郑州、梓州、合州巴川县并献瑞麦。
太平兴国 ...
-
卷十八
◎五行三
○木
曲直,木之性也。木失其性,则为妖祥。旧说以狂咎、木冰、恒雨、服妖、龟孽、鸡祸、青眚、青祥之类,皆属之木,今从之。
太平兴国六年正月,瑞安县民张度解木五片,皆有"天下太平"字。
至道六年,修昭应宫,有木断之,文如点漆,贯彻上下,体若梵书。十一月,襄州民刘士家生木。有文如龙 ...
-
卷十九
◎五行四
○金
从革,金性也。金失其性,则为变怪。旧说以僣咎、恒旸、诗妖、民讹、毛虫之孽,白眚、白祥之类皆属之金,今从之。
建隆二年七月,晋州神山县北谷中有铁随水流出,方二丈三尺,其重七千斤。
太平兴国四年九月,夹江县民王谊得黑石二,皆丹文,其一云"君王万岁",其二云"赵二十一帝",缄其 ...
-
卷三
○二十八舍上 二十八舍
东方
角宿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 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其南为太阳道。右角为将,主兵。其北为太阴道。盖天 之三门,犹房之四表。星明大,吉,王道太平,贤者在朝;动摇、移徙,王者行; 左角赤明,狱平;暗而微小,王道失。陶隐居曰 ...
-
卷四
○二十八舍下
西方
奎宿十六星,天之武库,一曰天豕,一曰封豕,主以兵禁暴,又主沟渎。西南 大星曰天豕目,亦曰大将。明动,则兵、水大出。日食,鲁国凶,边兵起及水旱。 日晕,为兵,为火。月食,聚敛之臣有忧。月晕,兵败,籴贵,将戮,人疾疫。月 犯之,其分乱。岁星犯之,近臣为逆;守之,虫为灾,人民 ...
-
卷五
◎天文五
○七曜 景星 彗孛 客星 流星 妖星 星变 云气 日食日变 日煇气月食 月变 月煇气
七曜
日为太阳之精,君之象,日行一度,一年一周天。日月行有道之国,则光明。君道至大,则日色光明;动不失时,则日扬光。至德之萌,日月如连壁。君臣有道,则日含"王"字;君亮天工,则日备五色;有圣人起,则日再中 ...
-
卷六
◎天文六
○月犯五纬 月犯列舍上
月犯五纬
建隆二年十一月癸未,月犯岁星。三年二月乙巳,又犯。
开宝三年九月乙卯,犯填星。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己亥,掩荧惑。八月甲戌,与太白合。八年七月辛巳,凌岁星。
端拱元年二月戊申,犯填星。辛亥,犯岁星。六月丁卯,掩填星。
淳化元年十一月丙申 ...
-
卷七
◎天文七
○月犯列舍下
元祐元年正月丁酉,犯毕。庚子,入井。乙巳,犯灵台。丙午,犯右执法。己酉,犯亢。丁卯,入东井。戊辰,犯水位。甲戌,犯左执法。乙亥,犯进贤。戊寅,犯氐。闰二月壬辰,掩毕。乙未,入东井。乙巳,入氐。三月壬申,又入。戊辰,犯右执法。戊寅,犯罗堰。四月癸巳,犯轩辕御女。辛丑, ...
-
卷八
◎天文八
○五纬犯列舍
岁星
建隆二年四月乙巳,犯左执法。五月己丑,犯东井。十月乙巳,犯亢。
太平兴国八年七月丙寅,入张。
雍熙元年正月辛巳,犯灵台第一星。
至道元年十一月庚戌,犯右执法。三年十月丁巳,入氐。
咸平元年三月乙酉,退行入氐。七月庚戌,入亢。
景德二年八月壬子 ...
-
卷一
○仪象 极度 黄赤道 中星 土圭
夫不言而信,天之道也。天于人君有告戒之道焉,示之以象而已。故自上古以 来,天文有世掌之官,唐虞羲、和,夏昆吾,商巫咸,周史佚、甘德、石申之流。 居是官者,专察天象之常变,而述天心告戒之意,进言于其君,以致交修之儆焉。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又曰: ...
-
卷二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紫微垣
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 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东蕃近阊阖门第一星为左枢,第二星为上宰, 三星曰少宰,四星曰上弼一曰上辅,五星为少弼一曰少辅,六星为上卫,七星为少 卫,八星为少丞或曰上丞。其西蕃近阊阖门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