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天
穹、苍苍,天也。
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四时。
春为青阳,夏为硃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四气和谓之玉烛。
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
四时和为通正,谓之景风。
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祥。
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灾。
太岁在甲曰阏逢 ...
-
释地
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
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言只。──十薮。
东陵阠,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硃滕,北陵西隃雁门是也,陵莫 ...
-
释丘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
如乘者乘丘,如陼者陼丘。
水潦所止,泥丘。方丘,胡丘。
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
水潦所还,埒丘。上正,章丘。
泽中有丘,都丘。当途,梧丘。
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
途出其前,戴丘。途出其后,昌丘。
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后,沮丘。
水出其右,正丘 ...
-
释山
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
山三袭,陟。再成,英。一成,坯。
山大而高,崧。山小而高,岑。锐而高,峤。卑而大,扈。小而众,岿。
小山,岌。大山,峘。
属者,峄。独者,蜀。上正,章。宛中,隆。山脊,冈。未及上,翠微。山顶,冢。
崒者厜。
山如堂者,密。如防者,盛。
峦,山堕。重甗,隒。
左右有岸 ...
-
释水
泉一见一否为瀸。
井一有水一无水为瀱汋。
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
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
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湀,流川。过辨,回川。
灉,反入。水单,沙出。
汧,出不流。归异,出同流,肥。
瀵,大出尾下。水醮曰?。水自河出为灉。
济为濋,汶为水阐,洛为波,汉为潜,淮为浒,江为沱,濄为洵。颖为沙。汝 ...
-
释草
蒮,山韭。
茖,山葱。
葝,山薤。
蒚,山蒜。
薜,山蕲。
椴,木槿。
榇,木槿。
□,山蓟。
杨,枹蓟。
葥,王蔧。
菉,王刍。
拜,蔏藋。
蘩,皤蒿。
蒿,?。
蔚,牡?。
齧雕蓬,荐黍蓬。
{艸庳},鼠莞。
葝,鼠尾。
菥蓂,大{艸齐}。
蒤,虎杖。
孟,狼尾。
瓠栖,瓣。
茹藘,茅蒐。
果臝之实,栝楼。
荼,苦菜。
萑 ...
-
释木
槄,山榎。
栲,山樗。
柏,椈。
髡,梱。
椴,柂。
梅,柟。
柀,煔。
櫠,椵。
杻,檍。
楙,木瓜。
椋,即来。
栵,栭。
檴,落。
柚,条。
时,英梅。
楥,柜柳。
栩,杼。
味,荎着。
藲,荎。
杜,甘棠。
狄,臧槔。
贡,綦。
朹,{毄木}梅。
?者聊。
魄,榽?。
?,木桂。
棆,无疵。
椐,樻。
柽,河柳。
旄,泽 ...
-
释虫
螜,天蝼。
蜚,蠦蜰。
螾?,入耳。
蜩,螂蜩,螗蜩。
蚻,蜻蜻。
?,茅蜩。
蝒,马蜩。
蜺,寒蜩。
蜓蚞,螇螰。
蛣蜣,蜣螂。
蝎,□吉□屈。
蠰,齧桑。
诸虑,奚相。
蜉蝣,渠略。
蛂,蟥蛢。
蠸舆父,守瓜。
蝚,蛖蝼。
不蜩,王蚥。
蛄{施虫},强?。
不过,蟷蠰,其子蜱蛸。
蒺藜,蝍蛆。
蝝,蝮蜪。
蟋蟀,蛩。
...
-
释鱼
鲤。
鱣,鰋鯷。
鳢。
鲩。
鲨,鮀。
鮂,黑兹。
鰼,鳅。
鲣,大鮦,小者鮵。
魾,大□;小者鮡。
鰝,大虾。
鲲,鱼子。
鱀,是鱁。
鱦,小鱼。
鮥,鮛鲔。
鯦,当魱。
{列鱼},鱴刀。
鱊夸,鳜鯞。
鱼有力者,?。
魵,虾。
鮅,鳟。
鲂,魾。
鯬,鯠。
蜎,蠉。
蛭,虮。
科斗,活东。
魁陆。
蜪蚅。
鼁,蟾诸。
在水者 ...
-
释鸟
隹其,鳺鴀。
鶌鸠,鹘鵃。
鳲鸠,鴶鵴。
鷑鸠,鵧鷑。
鴡鸠,王鴡。
鵅,鵋。
鶅,鵵轨。
鴗,天狗。
鹨,天鸙。
?,鷜鹅。
鶬,麋鸹。
鵅,乌。
舒雁,鹅。
舒凫,鹜。
鳽,。
舆鵛,鷋。
鹈,鴮鸅。
鶾,天鸡。
鷽,山鹊。
鷣,负雀。
齧,齿艾。
鶨,老。
鳸,鴳。
桑鳸,窃脂。
鳭鹩,剖苇。
桃虫,鹪,其雌鴱。
...
-
释兽
麋:牡,麔;牝,麎;其子,䴠 [1];其迹,躔;绝有力,狄。
鹿:牡,麚;牝,麀;其子,麛;其迹,速;绝有力,麉。
麕:牡,麌;牝,麜;其子,麆;其迹,解;绝有力,豣。
狼,牡,貛;牝,狼;其子,獥;绝有力,迅。
兔子,嬔;其迹,迒;绝有力,欣。
豕子豬。䝐,豶。幺,幼。奏者,豱。豕生三豵,二师,一特。所寝 ...
-
第三十二节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
第三十三节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
第三十四节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
-
第三十五节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
第三十六节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
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
-
第三十七节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狂者进取,獧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
“ ...
-
第三十八节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 ...
-
第六节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
第七节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