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永安五年(262年)八月十六日,吴景帝孙休册立朱公主的女儿朱氏为皇后,十九日,册立儿子孙(上雨下单)为太子,大赦全国。
孙休任命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
孙休居住在会稽时,濮阳兴任会稽太守,对他很好,而左将军张布曾是孙休任琅琊王时的左右督将,深得他的信任。
因此,孙休即位后,尊崇濮阳兴和张布二人,让他们执掌朝政。
张布主管朝内官署,濮阳兴主管军国之事。
二人朝里朝外相互勾结,阿谀欺蒙,朝野上下,尽皆失望。
孙休喜爱读书,想要与博士祭酒韦曜、博士盛冲一起讲论学术。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
韦曜年少时喜好学习,善于撰写文章,初任丞相的掾史,外任西安县令,回到京城后任尚书郎,升任太子中庶子。
当时蔡颖也在东宫任职,喜好围棋。
太子孙和认为此事没有益处,特地让韦曜著文论说此事。
孙和被废后,韦曜转任黄门侍郎。
孙亮即位,诸葛恪辅佐朝政,上表推荐韦曜担任太史令,撰写《吴书》,华覈、薛莹等一起参与了此项工作。
吴景帝孙休登基后,韦曜被任命为中书郎、博士祭酒。
孙休专心于古典书籍,打算将各家著述通读完,尤其喜欢射野鸡,春夏之间常常晨出夜还,只有这个时候才放下书本。
他命韦曜依照刘向所创体例,校核审定各类书籍,又打算请韦曜担任侍讲。
张布因为韦曜、盛冲二人性情耿直,害怕他们入侍之后,对孙休说及自己暗地里做的错事,因此坚持劝谏,花言巧语地胡诌乱说,就是不让他们入宫。
孙休知道张布的心思,毫不客气地说:“寡人涉猎学问,各种书籍都浏览一遍,所读的东西不少了。那些明君昏主,奸臣贼子,古今贤愚成败的事情,我无所不知。现在我要韦曜等人进入内宫,只是想与他们讨论学问,讲解一下书籍而已,不是说我就要向韦曜等人从头学习。即使是跟他们从头学起,又有什么损害呢?你不过害怕韦曜等人谈论臣下的奸诈邪慝之行,所以不想让他们入宫。象这类事情,我自己已经有所了解,不须韦曜等人说了才知道。”
张布十分惶恐,慌忙谢罪,改变语气解释说,主要是担心孙休一心读书,专注于讨论学问,会妨碍政事。
孙休说:“书籍这东西,就怕人们不去喜爱它,喜欢读书并无坏处。政事和学术,其源流各不相同,不会相互妨碍,让他们入宫没有什么不对的,而你却认为不宜让他们来,因此我才说起这些事。没想到你今日在官任事,竟对我做出这种不让接近儒生的事,这实在让我不能同意。”
张布见孙休生气,急忙跪下叩头。
孙休说:“我不过是开导开导你,何必叩头谢罪呢?象你这样的忠诚,远近之人都很了解,我能有今日南面为君的尊严,全都是你的功劳。《诗》云:‘事皆有始,却少能终。’坚持到最后是很难的,希望你能坚持到最后。”
为了不让张布担惊受怕,无故生出事端,孙休终究还是顺了张布之意,废止讲论学业,不再让韦曜等人入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