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Portal
文章
BBS
文旅
白岩书院
三峡影都
历史百科
圈子
Group
登录
白岩书院
古籍
历史
文化
阅读
名句
书单
挤热火
›
挤热火
›
白岩书院
›
康熙的红票
康熙的红票
作者:
孙立天
0.
0
总共有0人参与评分
想读
在读
读过
推荐
加入书架
简介
详细信息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
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历史论调提出了质疑,是一本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佳作。
编辑推荐
豆瓣年度历史·文化图书、豆瓣年度图书
第三届“行读图书奖”新知·中文原创获奖图书
中华读书报年度十大好书
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澎湃新闻编辑们推荐的年度十大好书
搜狐文化好书之选年度好书
京东图书年度好书
南都年度十大好书
凤凰网读书年度推荐图书10本
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年度十大人文社科原创佳作
第一财经年度十佳人文图书
文汇读书年度书单
上海古籍书店×澎湃翻书党年度好书榜
首都图书馆“阅读之城”图书推荐活动“请读书目”
文学报年度好书榜
刀锋图书奖年度好书
春风悦读榜“年度新知”作品
中国图书出版传媒商报年度十大好书
🏆2025年羊城书展十大好书
各方评价
“这本书以视野开阔、叙事生动、主题新颖和思考深刻而格外引人注目。作者从康熙皇帝发往西方世界的一纸红票为切入点,勾连多语文史料和多领域研究,描绘了一幅高清晰度的历史图景,向读者展示清前期传教士与清 朝统治者之间如何互动,以及清代中国与近代西方的文化科技发展深刻汇流的机会是如何获得并最终如何失去,从一个前人忽略的角度观察清朝乃至古代其他王朝的政治与文化结构。崭新的视角,鲜活的细节,独特的反思,成就了一部高质量的历史读本。“
——第三届(2024)“行读图书奖”新知·中文原创获奖图书奖颁奖词。
孙立天撰写的本书,乃是讨论耶稣会会士与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四朝皇室之间的互动。耶稣会会士自从明末进入中国,为天主教传教,却也同时将西方的思想与技术传入中国。这一段过程,乃是前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与思想交融的过程。对于中国终于从相对孤立的东亚大帝国,牵入了西方主导的现代世界,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许倬云 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
孙氏精读中西文献,分析入微,对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几个大问题都有原创性的见解,确是一本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
——夏伯嘉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
(本书)阐述的康熙帝以带有私性系统的内务府几次接待教皇使团、俄国使团,以及利用传教士与俄罗斯边界谈判等史事,对于理解清代皇帝皇权行使的某种特点、内廷与外朝行政之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新内容与思路。此外,书稿对史事叙述详实,分析细微深入,文字功夫较好,读来引人入胜。
——杜家骥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耶稣会士与康熙和雍正朝中国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中外关系史实例。自明代以后,西方传教士、特别是耶稣会士的进入,留下了很多的一手史料。孙立天在书中充分运用了这些史料,从而将这段中国历史置于一个广阔的相互关系情境中来予以理解和考察。本书很少有干瘪的历史说教,而是以史书中的事件,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来,康雍时代的精神正是借助于这样鲜活的叙事而得以体现。
——李雪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全书无论序、跋、各章或注释,句句恳切,字字心血。从细微处点点滴滴活现历史的生动场景;从场景中导引出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言行缘由。不知不觉之中拉开了与前人研究的距离。使读者油然信服具体的和总体的结论,绽显了作者先进的史学理念、分析方法、视野胸怀、才华底蕴的深厚魅力。我觉得这是一部同领域研究成果中带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蔡乐苏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清史纂修工程评审专家
这是一部改变传统历史叙事的作品,以全球史视角重构了清初中国与世界的互动逻辑。本书有利于读者重新理解前现代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为把握一个有深厚传统和历史的大国参与全球化提供了历史启迪。
——巴曙松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学实务教授、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专家组专家
这是一部分析出色、材料丰富的专著,书写引人入胜、清晰明了。(它)一方面对耶稣会传教士历史(中国部分)去除欧洲中心主义做出了本质上同时又是有针对性的贡献,另一方面又把这段历史从以前被过度赋予的宏大意义中解放了出来。
——Markus Friedrich德国汉堡大学教授
开启了天主教传华史的范式转移……论证回味无穷,孙立天的著作发人深省,研究和布局谋篇都充满智慧。该书推出及时,我建议所有研究清初历史和耶稣会传教史的学者都立即阅读。
——Lars PeterLaamann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高级讲师
通过把前现代文化冲突范式剥离出传统的中西二分法,同时置之于满族文化的背景中,作者为人们熟知的史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Ashleigh Ikemoto乔治亚州立大学教授
书评
(全部10篇)
从明末清初传教士们的起落,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大醉西岩一局棋
2025-05-17 16:21
[align=left][color=rgb(17, 17, 17)][font=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一直读到90%多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本故事讲得极好的四星历史书,直到最后一章把要讨论的问题和盘托出,才让我觉得这本书还真可以给五星[/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rgb(17, 17, 17)][font=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这本书其实最...……
[详细]
为洋奴才们操心的康熙
三国迷
2025-05-17 16:18
[align=left][color=rgb(17, 17, 17)][font=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2019年的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张康熙发往欧洲的谕令印刷品卖出了161万的高价。乍听之下事情似乎颇为蹊跷:康熙为何要向欧洲发送谕令?这张并非手写谕令的印刷品又有怎样的底细会如此价值连城?事实上,这份“康熙的红票”受到关注,其实只是...……
[详细]
传教士与清初政治的新解读
大醉西岩一局棋
2025-05-17 16:16
法国耶稣会士李明(Louis le Comte)是第一批法籍访华传教士团的一人。回国后,李明于1696年在巴黎出版了《中国近事报道》一书,向欧洲读者介绍中国近况和天主教的进展。此书奉献上法皇路易十四世,首页加插了一张康熙的肖像。李明在前言大事称赞康熙,将他称为东方圣贤之主,可与西方法皇媲美。……
[详细]
历史的分叉点也许更早
三生有幸
2025-05-17 16:12
[align=left][color=rgb(17, 17, 17)][font=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文笔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展现了康熙年间康熙本人和西方的交流,其中君主的态度在其中对西方文化流入的影响,借此作者想表达,中国社会发展没能走上西方科学道路具有偶然性,而并不是主流观点那样表述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融入现代科学。[/font][/c...……
[详细]
康熙向西洋的隔空喊话
大醉西岩一局棋
2025-05-17 16:10
本篇有关键性情节透露,不喜剧透者慎入!
“康熙的红票”是康熙发往欧洲的一封公开信,使用满、汉、拉丁三种文字印刷于红纸上,发给来到广州的西洋商船,请洋商带回欧洲,意在探听康熙四十五年(一七〇六)和康熙四十七年(一七〇八)派往西洋的两组钦差的音信。钦差有四人,龙安国
[详细]
推荐阅读
长安的荔枝
成为苏东坡
阅读热榜
显微镜下的大明
大明首辅王家屏
和古代学霸握个手
和宋朝词人握个手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