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木兰》:一个文艺腐女的春梦
New
《花木兰》上映两天,无数热衷于赶早看电影然后给其他人疯狂剧透的朋友们基本都去看过了。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穷尽全部创意对此片进行无休止的吐槽。这成功地勾起了我的全部好奇心。如果不是对他们足够了解,我甚至怀疑这可能是制片方定下的暗黑营销策略。——这实在太众口一词了。此等盛况,我仅在数年前的《无极》时碰 ...
-
新人帖
《花木兰》:弱智的东方贞德
New
据说艺术家的心思是不可揣测的,所以我始终搞不懂马楚成在想什么,除了十几次笑场、赵薇和陈坤时时留下的眼药水、维塔斯雷人十足的客串以及莫名其妙的剪辑节奏以外,《花木兰》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堆晃得人眼晕的特效胶片。
改编民间故事我举双手赞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么多历史文化宝藏,就等着电影工作者们来挖掘,不 ...
-
傲慢与偏见
New
去看之前,我在心里是打出四星的估分的。看完之后有那么一点落差,只舍得给3.5星。但豆瓣不带这么玩的,再考虑到给赵薇的友情分,所以最终还是给出四星。而看了这两天各个网络平台(包括豆瓣、天涯)上对于这部片子的评论,实在是存在诸多脑残或偏见,偶尔竟让如此nice的我都会愤怒或鄙视,那这一篇不再玩文艺,好吧,游戏 ...
-
没想法也没办法
New
这是一部对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没有任何惊喜的电影,虽然有赵薇、陈坤这样的明星压阵,但本片还是难以掩盖平庸的气质。本片和史诗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看电影的时候感觉像史诗一样漫长。
作为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其实《木兰辞》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女子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十二年的故事,而且中间十二年 ...
-
精华
替鲜卑人去打柔然人?09版电影《花木兰》的古战还原度有多高?
New
-
精华
煽情与媚俗的结合
New
看了关于电影《花木兰》的宣传,带着期待来看这部由赵薇、陈坤、房祖名等主演的电影。但观看过程中让我很难受,极度的煽情与媚俗消减了电影的整体气势,故事情节的离奇做作让人冷笑。我是笑编剧、导演的无知呢?还是笑商业片的煽情与媚俗?
在这里,我不做历史考证,从电影《花木兰》的情节出发,说说这部电影的煽情与媚俗 ...
-
《花木兰》的家国大义与儿女情长
New
-
看《夜宴》的口水
New
估计今年年底电影大盘点的时候,媒体一定会把三部作品放在一起比对:《无级》、《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尽管《无级》的热闹已属去年年底,但并不妨碍被媒体再次拿出来,主要因为实在具有很强的比较性,乐趣谈资,往往也在比较中产生。
首先,三位导演声名显赫、关系微妙,在中国电影主流阵营算是三足鼎立;其次,阵 ...
-
如果秦始皇有一个妹妹--关于《夜宴》中的女性形象
New
在通常的电影中,女主角似乎只有三种出路:出走,死亡,以及生活无奈的保持原样。娜拉出走之后,又能走到哪里,在很早就被人们讨论过。死亡,尽管壮烈,却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指导意义。生活保持原样:很多观众一定不同意。因为在爱情电影的结尾,都是happyend,女主角被一个男人的爱情拯救了,生活全然改变了。是的,在我看来 ...
-
政治是场喜剧
New
在这个政治斗争的旋涡里,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太子、皇帝、婉后、青女、太常卿和殷大将军父子,每个人都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拼死挣扎,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表面上一脸正经,内心里却满是肮脏龌龊的念头,每件事每一个行为,都能找到类似天命之类的冠冕堂皇的幌子。于是,其中一些台词,我们不免觉得太可笑。其实设身处地地想 ...
-
爸爸可以,叔叔不行?
New
关于夜宴,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今天就不说了,现在扯上这个片子,就要扯到形式跟内容,中国与国际,票子和马子,这些话题有人比我更在行一百倍,我没什么话语权.最近讨论得最多的就是那些恐怖的嫁接台词,好象这是整部片子里最受不了的一点.我个人窃以为这个片子里最受不了的不是片尾那个千里飞刀隔山打牛,也不是葛优的咸猪手,而是 ...
-
被低估的夜宴
New
-------------------
夜宴TheBanquet(1/3)
--------------------
我听很多人说他们不喜欢《夜宴》。我自己也没看好这个电影。我还想,冯小刚第一次冲击国际市场就和张艺谋撞车了,真不走运。所以我差点没看这个电影。所幸我看了,并且还挺喜欢。我承认,不喜欢的人确实有充分的理由,而我喜欢只有一些不充分的理由。
喜欢 ...
-
精华
长大了,看懂了,《夜宴》被埋没的史诗级佳片
New
昨天开车,偶然听到张靓颖演唱的夜宴主题曲《我用所有报答爱》,美妙的歌声使我忽然有了重刷影片的冲动。
12年后再刷夜宴,看到了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结局,看到了被误解和埋没的高烧脑腹黑宫斗剧,一部史诗级堪比教父的佳片,也看到了一个被生活洗礼的世故老成的可怕自己。
说到如何不一样,还要从全剧疑问的焦点——谁 ...
-
凤凰踏碎玉玲珑
New
前段日子看《山海经》,里面是这样讲起“鸾”的
——
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而太子名叫无鸾,所以呢这是乱世的故事。
五代十国的乱,不同于春秋战国,抑或魏晋,无关风雅,反而总要带着些蛮荒狞厉的意思。
是自唐以来那一点凶霸霸的元气用到收梢,不多了,索性歇斯底里地把它消耗尽了吧的 ...
-
愚情愚理 愚忠愚孝
New
这是我一生中,第一部开骂的片子。
取了一个文化十足的名字,却在践踏文化。
说实在的,老久没有看过这么失败的片子了,老久没有一个片子让我想中途退场、想骂粗口、觉得恶心。
一愚情
情节构思粗制滥造,对白太过牵强、肉麻。真替刘德华捏了一把汗。不敢相信,那些话是从他嘴里讲出来的。
二愚理
剧情矛盾不堪、漏洞百出、 ...
-
津巴布韦手稿
New
最近,在非洲津巴布韦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了一份手稿残片。内容是由白人传教士在18世纪记载下来的一个当地古老传说,原文以法文写就,现在翻译为中文。为了和原文保持一致,其中的遣词造句均保持原貌:
《津巴布韦手稿》
。。。。。。耶酥基督诞生前430年,在远东以东,有七个国家。其中,赵意图以二十万军团进攻燕。一个 ...
-
《墨攻》之墨者的无奈
New
看《墨攻》是亲切的。虽然漫画原著是日本人,制作班底以港人为主,还加入了韩国人和黑人朋友,但黄沙厚土、城墙楼台、刀戈弓箭,让我们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又质朴至诚的春秋战国时代,来到了一座小小的梁城(此处先无意与考据和历史来辩驳)。在经历了《英雄》的“大英雄主义”,《无极》的无边无际和《夜宴》的莎式舞台之后 ...
-
从《墨攻》看大片制作的无奈
New
受TVB毒害,经不住《墨攻》强大的宣传攻势,走进了戏院。
总体感觉就是中国版《木马屠城》,加上地道战+地雷战+水淹七军+泰坦尼克号。刘德华同学一会儿像共产党骨干来做群众思想工作,一会儿又像传教士来教育大家要爱每一个人,一会儿又像江湖大侠武功非凡却参不透儿女情长。反正他演技向来如此,不如他的票房号召力强。他 ...
-
精华
人人想做赵子龙,可我们都是罗平安
New
《见龙卸甲》这部影片十几年来褒贬不一(贬多褒少),评分也低的可怜。很多人说这是烂片,可我认为这是经典。本片和李仁港的其他作品一样,导演风格深重,采用蒙太奇运镜。 很多人吐槽这部电影错误的历史情节,但是这其实并无大碍。主人公是人尽皆知的三国赵子龙,但我们其实可以抛开三国,架空历史,把影片的 ...
-
三国之见龙卸甲爆笑全解
New
五一小假,出门不便,委在家里娱乐一下,检阅近来无暇拜观的大片。国货为先,历史为序,打三国开始……一部《见龙卸甲》下来,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记一下观后感吧,很久没有看到这样难忘的电影了。五一也有闲工夫。
事先说明:本人于《三国志》VS《三国演义》混淆不分,意在观影不在鉴史;下列陈述除电影播放内容外,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