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Portal
文章
BBS
文旅
白岩书院
三峡影都
历史百科
圈子
Group
登录
挤热火
»
文章
›
阅读·鉴赏
›
书评
›
我的不同意见——关于“中国大历史”一书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我的不同意见——关于“中国大历史”一书
15
0
# 中国大历史 #
桃花
Lv.1
发表于
6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这段时间看了比较多的书,也写了一些评论,大体上还是从著作中汲取营养,但是对于这本书,却始终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本以为自己的学识浅陋,不敢唐突前辈,但觉得确实是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就算错了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才敢下笔,也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批评的意见。首先说明我比较喜欢“万历十五年”,对“放宽历史的视界”一书也有好感,所以对于黄仁宇先生个人并无偏见。
书大体上看过一遍,读的最仔细的是自序,所以还是围绕自序说。我并不知道归纳法是对是错,倒是觉得作为一种方法无可厚非。但是以西欧史和美国史作为蓝本来归纳中国史似乎欠妥,盖中国的历史自有其自身的独特路径和个性,以此方法压缩之后的中国史就感觉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其次,黄仁宇所关注的是经济体制,而核心是税收制度。这在我看来已经把历史看窄了,历史的大体发展包含经济、文化、政治三个方面,单说一个方面恐怕是不恰当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取名为“中国大历史”并不恰当,应当叫做“从税收制度看中国历史”更好一些。
自序中又说到“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理性的态度,而不是从情感出发。但是理性和情感并不一定互相排斥,而且写历史必然包含作者的情感于其中,就拿本书来说,作者在“满洲人的作为”中就为满清做了一定的辩护,单纯从底层老百姓的生活考虑,这种辩护不无道理;但是黄仁宇说,汉人参加政府的机会极少限制,知识最高的职位要和满人分权。这样的观点恐怕就难以同意了,首先是汉人一直处在权力核心之外是肯定的,尚书人数满汉相等也只能说是形式上的东西,而且满人有多少、汉人有多少,按照人口比例来算就算是最高职务满汉人数相等也不能否定满清政府对汉人的猜防。
再者是作者说本书注重想象,不注重机械式的记忆。其实好的史书都不是机械式的记忆,也不可能过于注重想象,这个说法本来就很成问题,而且书中还有篇幅介绍西湖景色、白蛇传这样的小说情节实在是没有必要,说实话介绍的也不精彩,只是徒然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一本本来就不厚的史书其中还包含很大一部分无关本书宗旨的东西,用来概括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那中国的历史确实无话可说了!
至于后面书评者的评论恐怕并不能用毛泽东的例子做类比,盖毛泽东的著作是对中国产生的实实在在的巨大影响,而那位书评者的评论我觉得是对此书的一种批评,认为把中国写成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家是不正确的,并没有论及此书对中国的影响,所以黄仁宇先生的类比是不恰当的。
其实书中的有些观点和钱穆的“国史大纲”有些类似,比如把中唐以后作为中国衰落的开始,钱穆也早已看到,只是两位作者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已,这些不可以看成是本书的创见。
原作者:robb 来源:豆瓣读书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中国大历史
作者:
[美]黄仁宇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
[阅读]
桃花
Lv.1 新手上路
3
主题
0
回帖
9
积分
Ta的主页
发消息
我的不同意见——关于“中国大历史”一书
2025-06-30
父亲节:五首古诗赏析。椿庭春永驻,兰桂馥长馨
2025-06-16
精彩文章
《隳三都》与历史转折点书写的新样态
儒家“理想国”的破灭
哪有什么穿越者,只是一位失控的权谋大师罢了
康熙向西洋的隔空喊话
作为研究历史的独立学者,我想写出一本有人看的书
统治的艺术:明代政治权力中的“分权制衡”(附勘误)
《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评介
为什么在绝版十五年后重新推出?
“君子有党”论产生的历史原因
“写历史”为宦官群体的杰出者正名
热门文章
“结论”的失实——对港版《中国近代史》的商榷
制度与智慧的制衡
历史中不能实现的数目字管理及悲哀的宿命论
著名史学家茅家琦:以人道和理性为指导治史
少年曹操:乱世英雄的成长之路
新旧、衰变与“驯服君主”的历史逻辑
王莽:我穿越不如你穿越,那么简单
儒家、帝国与意识形态理想性的当下危机
读史思今,一部蒙古灭金围城史,写尽人间悲剧
历史的轮回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浏览过的版块
煮酒论史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