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历史] 史说三国:三〇二 姜维伐魏

蜀延熙十八年(255年)七月,蜀卫将军姜维乘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之际,准备攻打魏国。
张翼劝谏说:“国家弱小人民劳苦,不宜滥用兵力。”
姜维不听,督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开始了第八次北伐。
这次出兵规模是姜维北伐以来最大的一次,兵力达数万人。
魏国此时的雍州刺史是王经。
王经(?—260年),字彦纬,冀州清河(今河北清河东南)人,农民出身,但很有名声,与许允都被称作是冀州名士。
王经因得到同乡崔林的赏识,被提拔任官。
起初被任命为郡守时,他的母亲对他说:“你是农家子弟,今天做到二千石的官,事情太过头了不吉祥,可以到此为止了。”
王经出仕后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听了母亲的话,不以为然。
正始年间,大将军曹爽命王经带着布绢二十匹,让他到吴国做贸易。
王经连曹爽的命令都没有拆开看,就弃官还乡了。
他的母亲问他回乡的原因,王经据实相告。
王经的母亲认为,王经统领兵马却擅自离去,于是将其送到有司,杖责五十。
曹爽听说这件事后,也没有再加罪于王经。
后来,王经被任为雍州刺史,刚刚上任,就迎来了姜维大规模北伐。
王经急报上司征西将军陈泰,称蜀军同时从祁山、石营、金城三路进攻,建议分兵迎击。
王经自动请缨,愿意领军在石营迎敌,请求派兵守祁山,同时部署凉州的魏军,去枹罕侦察进军金城的敌军。
陈泰认为,蜀军不大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凉州军也不宜分兵越境作战,因而回复王经,要他不去理会蜀国的三路大军,只管率各部进驻狄道(今甘肃临洮),不要迎敌,等候援军到来。
陈泰一边向魏朝廷请求援军,一边亲率大军,向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进发。
姜维果然是疑兵之计,八月,蜀军到达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后,向狄道进军。
王经毕竟没有实战经验,严重低估了蜀军,以为蜀军长途跋涉后将士疲倦,不能给其休整的机会,应当先发制人,将其击败。
王经自信,魏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在本土作战后勤无忧,而蜀军补给线过长,军需供应困难,一旦对战,魏军完胜。
因此,王经无视陈泰要他留守狄道的命令,率军冒险出洮河上游的故关(今甘肃临洮县北),计划在洮河西岸,歼灭他认为因疲倦、缺乏补给而士气低落的蜀军。
两军在洮河西岸交锋,魏军惨败,仅逃跑时淹死在洮河里的士兵就有万余人。
王经军大部不知所踪,死者数万。
王经只得率万余残部,渡过洮河,撤回南岸的狄道坚守。
此役是姜维北伐以来,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史称洮西之战,又称故关之战。

初战告捷,张翼意识到蜀军补给问题,建议姜维撤军,说:“我们可以停止了,不应再向前进。如果再向前进,也许就要毁掉这次大的胜利,而变成画蛇添足了。”
姜维刚刚取得大胜,听到这种建议,不禁勃然大怒,不听张翼的意见,进军包围了狄道。
陈泰得知王经进军,预计魏军将战败,急命骑兵驰援,亲率步兵随后,同时向魏朝廷告急,请求增援。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